不銹鋼指耐空氣、蒸汽、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、堿、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(行業又稱不銹耐酸鋼)。鋼在冶煉過程中加入鉻(Cr)、鎳(Ni)、錳(Mn)、硅(Si)、鈦(Ti)、鉬(Mo)等合金元素改進了鋼的性能使鋼具有了耐腐性(即不上銹)就是我們常說的不銹鋼。不銹鋼是一種不易生銹的鋼材,其中一部分不銹鋼既有不銹性,又有耐酸性(耐蝕性)。
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形成一層富鉻氧化膜(鈍化膜)。這種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相對的。所有的不銹鋼必須含有12%以上的鉻,否則不能稱之為不銹鋼。
目前市面上的不銹鋼制品大都沒有對鎳鉻含量做說明,那消費者又該如何辨識優質和劣質不銹鋼制品呢?對此,很多網民和一些所謂的“磚家”紛紛支招:用磁鐵吸附不銹鋼材,驗證其優劣和真偽。吸附不上的產品,認為是好的,貨真價實;能吸住的是有磁性,則認為是冒牌假貨。那這種方法到底正不正確呢?
這一種辨別方法是不夠科學的!目前已開發應用的五大類不銹鋼中,奧氏體型不銹鋼,如304、321、316、310等,一般是沒有磁性的; 而馬氏體或鐵素體型:如430、420、410等,或鐵素體是有磁性的。
但是因冶煉造成化學成分波動以及304不銹鋼經過沖壓、拋光等加工,組織結構也會向馬氏體型轉化,而帶上弱磁性,磁鐵一樣是可以吸住的,并且加工變形程度越大,馬氏體轉化越多,鋼的磁性也越大。所以通過磁鐵能不能吸得住來判斷是不是304不銹鋼的方法顯然是不科學的。
其實,還有一種不銹鋼磁鐵是吸不上的。
那就是高含錳少含鎳或不含鎳的不銹鋼。但這種鋼會比奧氏體鋼會便宜很多。除去這兩種不銹鋼,其它的不銹鋼都是被磁鐵吸的。
因為奧氏體不銹鋼導熱率低,用它做水壺、炒鍋、飯鍋就不合適,會浪費能源,還延長燒水做飯的時間。用鐵素體不銹鋼做炒鍋、飯鍋,不僅有優良的耐蝕性,而且其導熱性比奧氏體不銹鋼高近一半。但這種不銹鋼是被吸的,大家可以回去試試。
這樣我們就可得出結論:不銹鋼分為很多種,但只有兩種不被磁鐵吸,一種是多用于裝飾材料的奧氏體不銹鋼,另一種是高含錳的不銹鋼。其它如分類的鐵素體,馬氏體等不銹鋼都是被磁體吸的。所以,用磁鐵石去鑒別是不是不銹鋼的方法是不科學的!廣東zhenneng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多年專注于研發和生產不銹鋼鍋具,期待與您的合作
(本網站部分素材來自網絡,如果本網站展示信息侵犯您的版權或其他合法權益,請及時通知我們, 本網站將及時刪除。
)